中国古人有九雅:焚香,品茗,寻幽,酌酒,莳花,抚琴,听雨,赏雪,候月。
焚香历史源远流长。
《尚书·舜典》对舜帝登基曾有记载:
“柴,望秩于山川。”意思是燃烧木柴,遥望远处山川按次序进行拜祭。这就是焚香的雏形。
宋代丁谓的《天香传》中云:“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说的是用香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诗经里也有关于焚香的记载:“载谋载惟,取萧祭脂。”这里的“萧”是青蒿。译文是:筹备祭祀来谋划,香蒿牛脂燃烧祭祀神明。
宋朝张耒有诗云:“山树叶稀晴摘果,斋炉灰暖晓焚香。”
香的种类
《香谱》记载:焚香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香丸、香球、香饼或香的散末。其原料为蜜、枣膏、白芨水、蜡(软香)等等。
《红楼梦》里的香仍然是这些。第19回,宝玉摇头道:“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毬子、香袋子的香。”
焚香的用途:
祭祀焚香最初的用途就是祭祀。
《红楼梦》里,过年祭宗祠时。
(祠堂)里边香烛辉煌,锦帐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贾宝玉捧的香是用来祭祀祖先用的。
计时。
古代有焚香计时的习惯。薛宝钗的谜语“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的谜底便是“更香”。
《红楼梦》海棠诗社写诗的时候,就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写《咏白海棠》诗时,
迎春又命丫鬟炷了一枝“梦甜香”。原来这“梦甜香”只有三寸来长,有灯草粗细,以其易烬,故以此烬为限。如香烬未成,便要罚……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完快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我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
这里用“梦甜香”作为计时工具。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都在一炷香的时间里写出了诗篇。
填柳絮词的时候,黛玉命紫鹃“炷了一枝梦甜香”。
一时,黛玉有了,写完。接着宝琴宝钗都有了。他三人写完,互相看时,宝钗便笑道:“我先瞧完了你们的,再看我的。”探春笑道:“嗳呀!今儿这香怎么这样快,已剩了三分了。我才有了半首。”
这回,贾宝玉交了白卷,探春只写了半阙词。
读书古人读书,讲究仪式,一般情况下要焚香。陆游有“少年乐事消除尽,雨夜焚香诵道经”的诗句。唐朝王建有“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他们都是边焚香,边读书。
抚琴
《红楼梦》里贾政参观蘅芜苑,看到遍地香草,香味馥郁,贾政叹道:“此轩中煮茶操琴,亦不必再焚名香矣。”从贾政的话里可知,古人抚琴必然焚香。陆游在诗中也写出了焚香弹琴的雅事:“春郊射雉朝盘马,秋院焚香夜弄琴。”
祭奠、祈祷
最有名的祈祷活动是貂蝉拜月,精致的香案上摆上香炉一盏,香若干;盘碟碗盏等容器里装上月饼、野味、糯米圆饼、饮酒、瓜果等物;点上两根红烛;貂蝉焚香,祭酒,拜祭月亮,月亮见貂蝉这么美,害羞得不敢和貂蝉比美,用云彩遮住了脸庞。
明朝的于谦描绘一个独守空房的少妇,每日焚香拜月,祈祷丈夫早日归来:“别来独自守空闺,夜夜焚香拜明月。”
《红楼梦》里,贾母在八月十五,也焚香拜月,祈祷家族平安。
林黛玉,用了几样贡品,焚香祭拜五位美人。
(雪雁说)叫我传瓜果去时,又听叫紫鹃将屋内摆着的小琴桌上的陈设搬下来,将桌子挪在外间当地;又叫将那龙文鼒放在桌上,等瓜果来时听用。若说是请人呢,不犯先忙着把个炉摆出来。若说点香呢,我们姑娘素日屋内,除摆新鲜花果木瓜之类,又不大喜薰衣服;就是点香,亦当点在常坐卧之处。难道是老婆子们把屋子薰臭了,要拿香薰薰不成。究竟连我也不知何故。”
雪雁不知黛玉让紫鹃拿出香炉是什么意思。黛玉是准备在院子里焚香,祭奠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
薰衣被《红楼梦》贾府主子用的被褥、衣服都用香薰过。当贾宝玉说林黛玉有香气,问是什么香的时候。黛玉说:“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衣服上熏染的也未可知”。显然黛玉的衣物都用香薰。
王熙凤也喜欢熏香。第13回。
这日夜间,正和平儿灯下拥炉倦绣,早命浓薰绣被,二人睡下,
看来如果绣被不经过熏香,凤姐是不会睡觉的。
苏东坡也喜欢熏香,他的被子也用香薰:“蜡烛半笼金翡翠,更阑。绣被焚香独自眠”。
宋代梅询最爱熏香。他每天必定焚香两炉,来薰香衣服。穿上被薰过的衣服后,他每每刻意摆摆衣袖,使满室浓香,被人称之为“梅香”。
净化空气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酒醉卧宝玉床上。刘姥姥打嗝放屁,弄得满屋子都是酒屁臭气。袭人“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袭人用百合香来净化空气。
避秽、镇静安神。宝玉发病,神志不清,屋内便忙忙地点起安息香来。安息香气味芳香,有开窍安神定志之功,及醒神定魂之效。
无论贫富都焚香
《红楼梦》里的贾府到处都焚香,每个房间都设有香炉。例如,荣禧堂里“左边几上文王鼎,匙筯香盒”。文王鼎里随时都焚香。
古代无论贫富,家家焚香。宋代陈耆卿的《似村》云:“缚茅本不傍孤村,尽日焚香深闭门”。意思是简陋的茅屋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家里整日都关着门焚香。
焚香的技巧
焚香是一个技术活,炭火不能大,也不能熄灭,适时地往香炉内添加香料,以保证香气连绵不断,香味低回悠长。
古人把焚香当作乐趣,当作一种女子必备的技能。《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对焚香做了详细的描述。老太太特意请皇宫里的退休老嬷嬷来教盛家姐妹学习调香、焚香。
红楼梦里,黛玉在第27回吩咐紫鹃:“烧了香就把炉罩上”。黛玉和湘云中秋节联句中有一句:“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写的也是焚香的故事。
红楼梦里,宝玉去袭人家里,袭人“向荷包里取出两个梅花香饼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袭人用手炉焚香,一举两得,即保暖,又有香气。
《红楼梦》里香气四溢,有脂粉香、有熏香、有药香、有体香、有花香。
1.焚香:
元春省亲时,贾母等早早起来等候贵妃娘娘大驾光临。省亲别墅里“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
元春游览省亲别墅之时,“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
《红楼梦》第53回:过年了,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炉瓶三事即指香炉、箸瓶及香。百合香缭绕,又增加了一层过年的气氛。
2.红楼梦里除了焚香的香气,还有脂粉香。
女孩子们,涂脂抹粉,描眉打鬓,每个人都香喷喷的。第24回:
宝玉便把脸凑在他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姑娘们的口红,也是香香的,宝玉最爱吃丫头们擦在嘴上的胭脂口红。大观园里“花招绣带,柳拂香风”充满了脂粉香。
3.药香。
晴雯生病了,在怡红院里熬药,满屋子都是药气。宝玉说:“药气比一切花香果子香都得雅。神仙采药烧药,再者高人逸士采药治药,最妙的一件东西。我正想这屋里各色都齐了,就只少了药香,如今恰好全了。”
黛玉身体弱,经常熬药,她的潇湘馆里也都是药香。黛玉甚至怕药香,薰坏了水仙花。
4.冷香丸之冷香。
宝玉和宝钗比通灵那回:
(宝玉)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是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什么香?我竟从来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这就是冷香丸的冷香。
5.林黛玉之暖香。
宝玉闻得一股幽香,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与大家常用的香球子,香饼的味道不同。
黛玉的香便是暖香。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黛玉的香应该是绛珠仙草的香味。当年在太虚幻境,宝玉是神瑛侍者,他给绛珠仙草浇灌甘露时,闻到的就是这种味道。
6.花香。
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花的世界,除了蘅芜苑没有花香,只有草香,其余的院子里都有花香。而且每人的屋里里都会插花。例如刘姥姥游大观园时,就看到探春的屋子和宝钗的屋子里都插着菊花。
人们不禁室内插花,而且会戴花。刘姥姥游大观园时,丫头们送来一大盘子各种颜色的菊花,让大家每人戴一朵。贾母将一朵大红菊花簪在头上。
平儿在怡红院梳洗后,宝玉剪了一枝并蒂秋蕙,给平儿簪在鬓上。
香,贯穿《红楼梦》始终,香透纸背。人们用香、赏香,品香。厅堂焚香、卧房焚香,书房焚香,余韵悠长的香,始终萦绕在人们的生活中。
香文化
宋元时期,人们将品香、斗茶、插花、挂画称为上流社会优雅生活中怡情养性的“四般闲事”。古人九雅将焚香列为第一位。明代将香学、理学、佛学结合为“坐香”与“课香”。成为禅修与勘验学问的功课。文人把焚香视为名士生活的重要标志,焚香是风雅之事。
香火传承,古人将子孙后代,比喻为香火。如果一个家族断了香火,就是这个家族绝后了。可见古人对于香文化的执着。香火观念,有多强烈。
现在,人们依然喜爱香,不过现代人没有时间去焚香,人们多使用香水、精油,和香薰灯。社会在发展,香文化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