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comments.html大家好,这里是一壶汉方。今天为大家介绍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的和解剂——逍遥散。
逍遥散
逍遥散最早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伤寒论》中四逆散衍变而来。后世的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等均由本方加减化裁而成。
逍遥散乃和解方,以养血为主,调气为先,是调和肝脾、培土疏木之主方。《内经》曰:“木郁达之,遂其由直之性。”是故治疗上首先要顺其条达之性,开其郁遏之气。并宜养肝血以健脾土。
主治: 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目重头昏,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肤羸瘦,渐成骨蒸。
逍遥散方:柴胡去苗,当归去苗微炒,白芍,白术,茯苓去皮白者各一两 甘草微炙赤五钱,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方义:此系治因受不如意的刺激,郁郁不乐,迁延日久,不能痊愈,且影响了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及血液循环的常度和充分供给,从而引起一切病变之方也。逍遥散证就是古人所谓“肝郁脾虚”或“肝火旺,肝血伤”的证候。
主症 :①必须有感受不如意刺激的事实(有经常感受刺激的,有一时一事感受刺激过甚,无法释解,迁延日久的)。
②必须有长时期郁郁不乐的表现,如不苟言笑,多哭善怒,长嘘短叹等。
③必须有胸满(也有兼痛的,轻者自觉胸中不舒,往往在诊脉时有太息的现象)、胁痛(左边痛的最多,也有两边都痛,或右边痛的)、寒热(有早凉暮热的,也有早不发凉,但午后一度发热的,这一症状必须注意“阴虚”的兼证)的症状。
④必须有左手脉沉(最多是关尺部分,也有六脉俱沉的)的脉象。说明:以上四条症状,轻重多少虽有不同,但缺者很少。
副症
1、头面部的症状:头晕,头痛(其痛多在左半边,两半边痛的也有,但都是慢性的、有时间性的),颊部发赤。
2、耳目部的症状:耳鸣,耳痄痛。目眩,眼花,两目干涩,目暗。
3、鼻部的症状:鼻孔干燥。
4、咽喉口舌部的症状:咽干,喉痛,口苦,口酸,口燥,口渴,恶心欲吐,呕吐,吞酸。
5、颈项乳部的症状:瘰疬,乳岩。
6、全身及四肢部的症状:手足心发热,五心烦热,肢体发疼(血不荣筋),骨蒸潮热。
7、腹部的症状:小腹重坠或闷胀,腹中满痛,胃部嘈杂不舒。
8、饮食方面的症状:食少,喜冷性饮食,喜饮,但喝得不多。
9、大小便方面的症状:大便干,大便溏,小便不利或涩痛,尿道肿痛出脓。
10、睡眠方面的症状:嗜睡,失眠。
11、皮肤方面的症状:皮肤瘙痒,皮肤干燥。
12、呼吸方面的症状:干咳。
13、月经方面的症状:月经赶前、错后、前后错杂,崩漏,经闭,青带,赤带,白带。
禁忌证
凡不是由于不如意的刺激所引起的病证,都不得使用本方。即使是因受不如意刺激引起的病证,如果不是郁结日久以致形成如主症所表现的一切症状,而是因暴怒形成的猝厥或吐血,以及阴虚、肝阳上逆等证,也不得使用本方。
慎重证
头晕、头痛、午后发热等症,都需要慎重。因为这几种症状多兼阴虚或火盛,这种病如用柴胡稍多,即会加重。
用药
生白芍9~30g,当归6~15g,生白术6~9g,云茯苓3~9g,薄荷1.5~3g,甘草3~4.5g,柴胡1.5~4.5g。煨姜引。用水煎服,或做成水丸用开水或姜水送服。
方解
白芍:和肝养血,滋阴清热,为本方的主药。除产后和肠胃虚者可炒用或少用外,一般多是生用大量,对崩漏有时用醋炒白芍。当归:补血。性滑润而温,大便干者可多用,溏者配合苓术用之,血热者可佐生地黄或其他滋阴之品,如玄参、麦冬等,或用生熟地黄、丹参代之。白术:补脾,便溏脾虚者可多用,但不宜炒。便干者不宜用,或以石斛、薏苡仁、生山药代之,或用乳制。茯苓:利水渗湿,心悸不安者,有痰饮或小便不利,或大便溏者,都可用,心悸或代以茯神,或可加麦冬以助其清心降火,便溏可配合白术。大便干者不用。柴胡:升达肝胆的郁热,有寒热胸满胁痛等症者必用。有外感者可用,阴虚肝阳上逆者禁用。所以头晕头痛等症必须注意这一点。在疑似之间,可少用之。如兼便干者,配合酒大黄用之亦可。薄荷:解热,有头痛发热者可用,但不宜多。煨姜:取其守中,不致辛散上僭,有外感或呕吐症可生用。甘草:兼泻兼缓,除呕吐或中满者可以不用或少用外,一般的症候都可用。脾虚者须炙用。
加减
1、偏头痛者,加川芎、防风、白芷、半夏、玉竹,便干者,加酒大黄。
2、眩晕者,加天麻、菊花,或合二陈汤,更加防风、玉竹,便秘者也须加酒大黄。
3、耳鸣耳聋者,酌加蔓荆子、菖蒲、葱管之类,火盛者兼服当归龙荟丸。
4、口苦鼻干颊赤内热甚者,加黄芩或丹、栀、麦、地,重者兼服当归龙荟丸。
5、吐衄者,纵有寒热柴胡不宜多用,因为多用往往会有引起大出血的危险。热轻者可酌加生地黄、阿胶、蒲黄、白茅根之类,热甚者可酌合泻心汤之类。
6、眼干涩者,兼服六味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或归芍地黄丸等。
7、咽干喉痛者,可加玄参、生地黄、麦冬等滋阴药品,柴胡不可多用。
8、呕吐者酌加陈皮、半夏、黄连、砂仁、生赭石等药。
9、吞酸吐酸者,加吴茱萸、黄连,或间服左金丸。
10、瘰疬乳岩等症,可酌加连翘、金银花、香附、夏枯草、乳香、没药等药,瘰疬可间服消瘰丸。
11、 气滞甚胸胁满者,酌加香附、广木香、沉香、枳壳等药。
12、干咳者多系火郁证,最难治,先服本方加蜜制陈皮以发之,继服补阴清肺等药,如冬、地一类。
13、左胁痛者,可加香附、青皮、乳香、没药,痛甚者加川棟子、延胡索,痛久脉虚,服疏气药,痛更甚者必须加生黄芪,右胁痛者加片姜黄。
14、小腹部胀痛者,可加香附、延胡索、乳香、没药等药。
15、大便秘结者,除兼头痛、头晕及肠中热结等症,可加大黄,燥甚酌加延胡索粉外,一般多用疏气润燥药,如香附、木香、当归、肉苁蓉等,并减去苓、术。
16、手足心热者,加牡丹皮、地骨皮。
17、骨蒸潮热者,柴胡换为银柴胡,更加地骨皮、青蒿、生鳖甲等药,也可加丹、栀、知、柏等药。
18、皮肤瘙痒等症,可加何首乌、白蒺藜之类。
19、月经超前者,加清热药,如牡丹皮、栀子等;错后者,加疏气药,如香附、木香、延胡索等;错杂者,加补养气血药,如参、芪等;经闭者,加桃仁、红花、香附等药;崩漏者,去茯苓,加生地黄、牡丹皮、三七、黑荆芥,傅氏名平肝开郁止血汤;白带,加生山药、龙骨、牡蛎等;青带,去当归、白术,加茵陈、栀子、陈皮,傅氏名加味逍遥散。
常用的辅助方剂
1、归脾汤或归脾丸:这是治兼心脾两虚证的辅助方剂。如惊悸、怔忡、失眠、少食等症,在本方加减欠佳的时候,用之最宜,早晚间服。
2、六味地黄丸:兼肾阴虚,而不便在方中加熟地黄时多用之,有的早晚间服,有的用在本方收功之时,都是按照病的需要为标准。
3、舒肝丸:是对于肚腹胀痛的辅助方子,在本方疏气力量不能胜任时用之,也是间服为宜。
4、左金丸:这是用于兼左胁痛及吞酸、吐酸的辅助方剂,但不宜多服,恐苦寒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