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7月25日,正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信息来源:新华网
本次泉州共有22处遗址与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点,包括九日山祈风石刻、市舶司遗址、德济门遗址、天后宫、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泉州府文庙、开元寺、老君岩造像、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草庵摩尼光佛造像、磁灶窑址(金交椅山窑址)、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洛阳桥、安平桥、顺济桥遗址、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六胜塔和万寿塔。
这些遗产点见证了泉州古城在10~14世纪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繁荣,其中既有像开元寺、天后宫这样名声在外的著名景点,也有像九日山祈风石刻、顺济桥遗址、南外宗正司遗址这样虽具重要历史地位却鲜为人知的小众遗迹。
年在巴林举行的第42届世遗大会上,泉州曾以“古泉州(刺桐)史迹”的名义申遗,可惜遗憾折戟。本次申遗成功的消息传来后,LP的作者、编辑们(隔空)一阵沸腾欢呼,因为我们实在太喜欢鲜活、多元而迷人的刺桐城。这座城市早在六七百年前,就已被当时的旅行家所钟爱,这些世界遗产点,许多都是他们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追循中古旅行大V的脚步,在泉州开启一趟古今交叠的奇幻之旅。
#刺桐城#
在中国的东南和华南,阳春三月时常能看到火红的刺桐花。这种美丽的花朵赋予了一座古城优雅的别名,这便是芳名“刺桐城”的泉州。
泉州与刺桐的渊源要追溯到残唐五代时期。相传南唐节度使留从效初建泉州城时,环城遍植刺桐,因此得名“刺桐城”,时至今日,刺桐仍然是泉州市花。
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从宋元时期开始,刺桐城便是享誉中外的“东方第一大港”,来自东南亚、印度乃至阿拉伯半岛、欧洲的商贾趋之若鹜,海外贸易像刺桐花一样红火热闹。泉州也成为中世纪炙手可热的旅行打卡地。
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鄂多立克,汪大渊……世界上最知名的旅行家,都曾慕名游历刺桐城,他们在六七百年前写下的游记,笔下依然闪耀着刺桐城的昔日荣光。
马可·波罗:刺桐城抽税最高的奢侈品是……
(防杠:让我们暂且搁置马可·波罗究竟是否来过中国的争议,只看他文本下的刺桐城。)
年,21岁的马可·波罗(-年)从威尼斯出发经过两河流域和中亚,来到了元大都(北京)。忽必烈很喜爱和器重这个小伙子,不愿意放他回国。直到马可·波罗将近40岁时,他才受忽必烈委托,从泉州出发,经海路护送蒙古公主阔阔真到伊尔汗国成婚,大汗终于答应他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道回国。所以,刺桐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最后一站。
在《马可·波罗行纪》中,作者被刺桐(Caiton)城的规模和商贸往来所震撼,与他熟知的埃及亚历山大港作了比较,认为刺桐港甚至超越了亚历山大,称之为世界最大良港之一也毫不为过。
接下来,他详细“调研”了港口货物的税率,发现胡椒、沉香与檀香的税率,比宝石和珍珠还高。可以看出,在元代,官府对香料贸易的重视远大于各类金银珠宝,从香料中攫取的税收也丰厚得多。可以说,早在大航海时代之前,早在欧洲殖民者发现香料的魔力之前,中国就已经开展了广泛的香料贸易。
无论是真腊(柬埔寨)的沉香、阇婆(爪哇岛中部北岸)的胡椒、还是大食(波斯)的安息香、龙涎香,都会汇聚到三佛齐(印尼巨港),而后运往刺桐港,并按照奢侈品的待遇抽取重税。当然,从刺桐港出口销往国外的商品也很值钱,主要有丝织品、瓷器和茶叶,此外还有铁器、漆器、糖酒甚至荔枝、龙眼等新奇水果。
马可·波罗敏锐地观察到刺桐城居民使用纸币这个细节,元朝是中国开始大范围流通纸币的时代,但广袤的疆土上,并非所有地区都已经用上纸币。这也是刺桐贸易发达的直接体现。
本地人丰富的信仰也被马可·波罗记载下来,他称之为“偶像教徒”,这里面可能包括了佛教、道教乃至妈祖信仰。可见当时刺桐城的文化自信、开放和包容。
鄂多立克:刺桐是世上最好的地方之一
比马可·波罗小二十多岁的鄂多立克(-年)是一名方济各会托钵僧。他也是马可·波罗的同乡。年,鄂多立克从威尼斯启程东游,经过今天的土耳其、伊朗、印度后,从西印度自海道来到中国。
与深受忽必烈宠爱的官方使者马可·波罗相比,鄂多立克更像一位云游四方的背包客,他的记录是晚年在病榻上口述的,可能有次序凌乱、夸大失实的嫌疑,但一些细节非常生动。比如他描绘过泉州人在寺庙上贡祭拜的场景:
供食的盘碟都冒热气,以致蒸气上升到偶像的脸上,而他们认为这是偶像的食品。但所有别的东西他们留给自己并且狼吞虎咽掉。在这样做后,他们认为已很好地供养了他们的神。
和马可·波罗在游记中展现的尊贵身份相比,鄂多立克的旅行显得更接地气,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更有“旅行者”的视野。至于刺桐这座东方大城在这位云游僧眼中到底是何种地位,《东游录》中早有总结:“该地系世上最好的地方之一。”
伊本·白图泰:闽南口音引误会
伊本·白图泰(-年)出生于摩洛哥丹吉尔的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去麦加朝圣,随后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漫漫旅途。在他返回故乡后,口述成了著名的《伊本·白图泰游记》。
刺桐城是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最后一站,却是伊本·白图泰的中国第一站。刚到港口,伊本·白图泰就把刺桐城叫成了“宰桐”,因为刺桐的闽南语发音近似于阿拉伯语的油橄榄“宰桐”(Zaitun,Zayton),所以他还很纳闷,为什么中国和印度都没有油橄榄,却把自己的城市起名为橄榄的城市。
和鄂多立克的溢美之辞一样,伊本·白图泰对于这里的物产也赞不绝口:
刺桐城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城,以生产锦缎而闻名;
至于中国瓷器,则只在刺桐和穗城(广州)制造”,……“这种瓷器运销印度等地区,直至我国马格里布。这是瓷器种类中最美好的。
伊本·白图泰还注意到了当时刺桐城的民居样式:
与其他地方的民居一样,也是户户有花园和天井,住宅建在花园当中。这与我国斯基勒马赛城的情形相仿。
由于他的穆斯林身份,伊本白图泰对当时生活在刺桐城的穆斯林着墨甚多。某种程度上讲,泉州港的繁华,也十分得益于这些善于经商的穆斯林商人。宋元时期,刺桐城设置了市舶司以发展对外贸易,商贸极尽繁盛。
泉州清净寺门楼。由沐昀提供
汪大渊和徐霞客:有海盗!
对泉州而言,最重要的中国古代旅行家并不是徐霞客,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航海家——汪大渊(-?)。这位被遗忘的“东方马可·波罗”,先后两次从泉州出发,随商船远游历时八年之久,涉足余个国家和地区,并留下《岛夷志略》一书。
在汪大渊的时代,泉州是“梯航万国”的对外贸易商港,海外贸易已经超过了广州。他也提到泉州人出海经商历尽艰辛,甚至远至帝汶岛。
这四位旅行家都见证了古代刺桐城最辉煌的光景。这座“东方第一大港”的衰落,其实是在元朝末年。-年间,波斯色目人军队亦思巴奚军主导的军阀混战,重创了泉州和兴化(莆田)一带的社会秩序与贸易发展,让盛极一时的海外贸易转向衰落,大批侨居穆斯林也纷纷逃离。
晚生了两三百年的徐霞客没有他的前辈那么幸运。在他生活的明朝末年,由于政府海禁政策的推行和东南海域盗匪的猖獗,泉州在《徐霞客游记》里只出现在“时道路俱传泉、兴海盗为梗,宜由延平上永安”中,便被匆匆错过了。
#寻访宋元时期的泉州古城#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古几大旅行家曾经见证过的刺桐城,如今可以去哪里领略昔日繁华呢?
-世界遗产点:开元寺-
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在马可·波罗来刺桐时早已屹立了数百年,只是如今开元寺的面积只剩下最初的十分之一,可想而知当时是何其鼎盛。
但如果细看寺内的建筑,还能找到一些舶来文化的痕迹,比如拜亭两侧的宋塔浮雕上刻有头顶瓦罐的印度人,大雄宝殿中的斗栱则有印度“妙音鸟”——迦陵频伽的飞天造像。
建于宋代的双塔仁寿塔和镇国塔在元朝时已经撑起了刺桐城的天际线。如果想一品旅行家们对刺桐港帆影重重的盛况,你可以在开元寺后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看到当时还没被挖出的宋代古船。馆内还有一尊伊本·白图泰的塑像。
-承天寺-
曾是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花园,因“文革”被毁,如今已经重修,不复昔日的古朴,但仍然清幽宁静。承天寺唯一的古物是文殊殿前的宋代石经幢,须弥座和幢身浮雕有力士、佛像、莲瓣等,且有独特的针眼宝顶,是现在留下的孤例。可惜承天寺未被列入世遗点。
-世界遗产点:清净寺-
在刺桐城伊斯兰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城内有七座清真寺,而今仅余一座,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清净寺。
清净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年,回历年),以叙利亚大马士革的倭马亚大清真寺为范本。在元、明时多次重修。可惜如今,昔日的奉天坛(礼拜大殿)在年的泉州大地震中被震塌了穹顶,只剩下石墙和石柱让人怀想昔日的宏伟。但是以前的阿拉伯语石刻而今仍然历历在目。
在清净寺对面的涂门街,民宅小区外仍然用伊斯兰式的尖拱做大门,可以多少追忆当时“蕃人巷”(穆斯林聚居区)的痕迹。
-世界遗产点:泉州府文庙-
泉州府文庙在北宋初年就屹立在如今的位置,集宋、元、明、清的建筑样式于一身,也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面阔七间、重檐庑殿顶的大成殿气象开阔,和马可·波罗时期应该没有很大差异。
-世界遗产点:德济门遗址、天后宫-
如今香火鼎盛的通淮关岳庙在旅行家们的时代还未建成,但刺桐城重要的民间信仰寺庙天后宫和前方的德济门想必他们都见过。元代帝王为了求得漕运、海运的顺利,曾经多次诏封妈祖以求庇佑。在马可·波罗的年代,忽必烈封妈祖为“天妃”,极尽尊崇。所以在闽南语中仍然会沿用旧称“天妃宫”。
德济门始建于南宋年,昔日曾是刺桐城雄伟的镇南门,是宋元时期刺桐城的象征。如今你可以去天后宫旁吃一碗清凉的秉正石花膏,眺望只剩断壁残垣的德济门遗址。
除了以上这些景观外,还有一些与他们同年代甚至更早的古迹,大部分也被列入了世遗点,例如清源山巨大的老君岩造像/p>
对穆斯林商人非常重要的伊斯兰教圣墓/p>
东郊古老的宋代古建洛阳桥和蔡襄祠:
出城到晋江,始建于南宋的草庵是全国唯一一座现存的摩尼教(明教)寺庙,金庸先生还曾来此欣然题词“熊熊尊火,光明之神”。
如果再跑远一点,便是《马克·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刺桐别城迪云州,即今天的德化。你可以在宋元时就已存在的屈斗宫古窑遗址,追想昔日外国旅行家目睹精美的德化白瓷时惊叹的表情。
泉州申遗成功,
你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么?
你的泉州之行最难忘的地方是哪里?
快来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