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京文博来看看古人是如何防疫的 [复制链接]

1#

当下,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

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遥想过往

这片神州大地战胜过

数不清的病疾癔症

无所畏惧的中华儿女

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砺中

不断成长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疫方案

面对疫病古人是如何防控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

殷王武丁贞问妇婡患疾刻辞卜甲

以前古人对于瘟疫、痢疾、瘴气、流行性感冒、麻风病等,都称之为“疾疫”。根据史籍记载最早的疫情发生在周代鲁庄公二十年夏的“齐大灾”,此文中大灾即大疫,而这也被认定是我国有历史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疫情。

中国传统医学经典的《黄帝内经》提到,抗御“疫疬”入侵的同时很重要的是“避其毒气”,中医认为:“肺朝百脉,司呼吸”,“肺开窍于鼻”,鼻是人体重要门户。“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传染病最先侵犯呼吸系统。《黄帝内经》记录了完整的疫病防治思想,提出人们应该在发病之前加强预防,或者在发病早期及早治疗,治疗后防止复发。

明嘉靖二十九年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

强制隔离

隔离是阻断疫情扩散最有效最基本的手段,这种方法自古有之。古人通常的做法就是将病人安置到某空置地域,然后由官府集中给药进行医治服务。

根据年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病例,典甲(相当于现在的乡长)有责任调查和迅速上报,朝廷根据疫情派医生检查治疗,并对相关人员采取隔离措施,“连三岁的小孩也不能忽视!”

睡虎地秦简

到了汉代隔离治疗更加完善,《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南北朝时期,则已成为制度。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曾设立了专门的病人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在盛唐时期,官办医疗机构更加发达,朝廷设有养病坊,在各州府也设置有类似机构,负责各地医事管理和疾病诊疗,当大的疫情发生时,也承担临时性收容和隔离救治任务。

后来宋朝的将理院、元朝的广惠司、明朝的惠民药局等,都是同样承担隔离治疗的官办医疗机构。明朝时,各州、府、县普遍设立惠民药局,抵御重大疫病的能力大为增强。

一旦出现疫死者,尸体作为主要传染源,将及时进行掩埋,《周礼》中记载,从先秦时期开始,就有了处理无主尸体的做法。此后,凡遇大疫,官府一般都有掩埋死者尸体的做法,以防止疾疫传染。

敦煌莫高窟北周-窟窟顶-人字坡西坡-佛传故事:掷象

药物救治

面对疫情,有效的药物必不可少。东汉末年,张仲景著就《伤寒杂病论》一书(成书约在公元年~年左右)。中医所说的伤寒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不仅总结了许多治疗传染病的方剂,还提出用熏药法进行空气消毒、向井中投入药物给水消毒等消毒法。

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

除了专业医书所载的药方之外,散见于古代文集笔记之中的验方、偏方还有不少,其中有些药方值得后人认真总结和继承。如苏轼在《与王敏仲书》中提到治疗瘴疫方为:“用姜、葱、豉三物,浓煮热呷,无不效者。”

《宋史·外国·吐蕃》中提到北宋景德三年(年),六谷吐蕃的铎督部族发生疾疫,宋廷提供的治疫药物为白龙脑、犀角、硫磺、安息香、白石英等76种。

西汉金医针

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则事例,所用治疫药物为柏叶,颇有神奇之效。元人笔记《辍耕录》中记载:元朝初年时,元军发生疾疫,以大黄疗治,所活近万人,效果亦极显著。

环境净化

保持环境卫生,对于防疫是至关重要的。在殷商甲骨文中有提到“寇扫”即为大扫除的意思。唐代《千金要方》中提出的“常习不唾地”,即要求人们不可随地吐痰,保持环境卫生。

敦煌壁画中的揩齿图(洁齿)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焚香熏香的传统,熏烟蒸洗也是古代传统防疫的方法之一,可以净化空气、祛秽疗疾、颐养身心。熏烟防疫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空气消毒药方的出现则在晋代,东晋医家葛洪(-年)提出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空气消毒药方。他认为通过熏烧药物的方式,可以预防疫病。

西汉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

注意个人卫生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疫情的传播,秦汉时就提出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等习惯。使人与环境都保持干净,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从而减少疾病的产生与传播。

佩戴口罩

古时候,宫廷里的人为了防止粉尘和口气污染而开始用丝巾遮盖口鼻,《礼疏》中记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用手或袖捂住鼻子很不方便,也不卫生,后来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来替代,形态类似于现代的口罩。虽然没有现代医学中口罩的防护效果,但是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中国,3—8世纪时流行一种叫做羃(mìlí)的出行帽子,主要用来遮蔽容貌及身体,以避免路人窥视,晋代有记载时男女均可以穿戴,到了隋唐时主要为妇女使用。唐代从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妇人出行开始使用帷帽。帷帽的帽裙由纱网制成,不仅具有透视的功能,还可以遮阳蔽沙,且具有卫生防护效果。

唐燕妃墓捧帷帽侍女壁画

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唐彩绘戴帷帽女陶俑

明代中国医学思想的进步体现之一就是温病理论的逐步成熟,口鼻传病观念明确化,明代医学家万全《万氏医书》提出用雄黄点入鼻窍,阻隔疫病于口鼻之外。这不是口罩,但足以看出古人已意识到了呼吸传染。

五代胡環番骑图(局部)

20世纪30年代,口罩的制作材料得到进一步丰富,提供了更好的过滤作用。20世纪50年代,口罩的设计越发科学,兼有过滤和偏向的功能,无菌衣帽、口罩、手套、无菌环境等共同组成了无菌手术室。

清口罩类丝织品

文物见证了古人疫情防控的历史

承载着先人防疫治病的思想精华

面对疫情古人尚且认真努力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我们更应懂得科学防疫

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勤洗手多通风

坚持佩戴口罩

相信今人的万众一心

便是后人的历史佳话

资料来源:光明网、大连博物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