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里那些不是床的床子 [复制链接]

1#
雷安萍治疗白癜风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w4v9u8p.html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家对这首诗都不会陌生,有学者指出,躺在床上是看不到月光的,因此“床前明月光”的“床”与我们今天的床意义不同,应该作为“井栏”讲。的确,很多字词在漫长的时间长河洗礼中改变了原本的意思,或者有不同的理解。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看一下《红楼梦》里的“床”,相同的“床”也有不同的含义。

其一:绳床

甲戌本凡例写道: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伤于我之襟怀笔墨者。

绳床是什么床呢?第一感觉是武功高绝的小龙女睡在一根绳子上睡觉,这当然是笑话;或者像夏天乘凉时,用绳网结成的吊床。

事实上绳床是一种简单的椅子。

床,《广雅》云:“栖,谓之床。”为人坐卧之用的器具均可称为床。《晋书·佛图澄传》:“坐绳床,烧安息香”。绳床也叫“胡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红楼梦》这里的“茅椽蓬牖,瓦灶绳床”极言家居陈设之简陋。

其二:满床笏

清虚观打醮,贾母在神佛前拈了戏,就是一出“满床笏”。在“好了歌”中也有“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之句,明显是从“满床笏”化用而来的。

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的笏板,笏满床,是表现笏之多,也就是当官的多。可是笏为什么要放在床上呢?这个床是睡觉的床吗?

戏曲《满床笏》来自唐代大将郭子仪。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皆来祝寿,拜寿时把笏板放满了象牙床。“满床笏”这一典故被用来借喻家门福禄昌盛、富贵寿考。不过,想想拜寿的宾客怎么能不分亲疏远近,进入内室把笏板放在床上,或者是主人把家里睡觉的床抬到厅堂来放笏板?总之,都不够合乎礼法。

“满床笏”故事出处为《旧唐书·崔义玄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原来放笏板的是一种榻,而榻的本意是指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当然可以放诸于厅堂之上了。

其三:板床

探春代理管家的时候,写了探春,李纨和宝钗吃饭的情景。“接着宝钗的饭至,平儿忙进来伏侍。那时赵姨娘已去,三人在板床上吃饭。宝钗面南,探春面西,李纨面东。”这里的板床是什么呢?

前文写道:“侍书素云早已抬过一张小饭桌来,平儿也忙着上菜。”既然已经有了放置饭菜的小饭桌,这个板床就不可能是桌子了,而是一种坐具。原来在北方很多地方,板床指的是板凳。

其四:冰床

第五十六回薛宝钗小惠全大体,说道:“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可见“拉冰床”是一种粗活。那么,究竟冰床是什么呢?

冰床指一种用于冰上的交通工具,俗称冰排子,用人推、拉,或床上人以竿撑之,使其滑行。明代《帝京景物略·水关》记载:“冬水坚冻,一人挽木小兜,驱如衢,曰冰床。”

我们可以想象小孩子玩的冰车,就是类似的原理。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拖床》:“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十刹海、护城河、二闸等处皆有冰床,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

只不过这里的“冰床”并不是为了玩,而是通过冰上拖曳行走来运送人或东西的。

红迷朋友们,你还能从《红楼梦》中找出那些不是“床”的“床”来吗?三十年代的著名文学批评家李辰冬说,在将来《红楼梦》也许会成为古奥文学而无法解读。看来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红楼梦》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然而其中的一些意境已经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了解过去的生活习俗是不是也很有趣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