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古
琴
美
学
抚琴
焚香
品茗
听禅
古琴札记
?点击上方,聆听最美音乐
听琴·交流请加札记君
今年的寒食节时间是
年4月4日
农历己亥年
二月廿九星期四
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或二日。
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以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
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民间传说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
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寒食习俗
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中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说的就是寒食之后诗人煮茶的行为。
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寒食秋千
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寒食蹴球
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节,
听一曲《大悲咒》,
祈祷远方的亲人一切都好。
相关琴曲推荐
琴歌《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古琴版《倩女幽*》:不知君此曲,曾断几人肠古琴曲《在水一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古琴曲《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琴曲《幽林鸟语》:携一颗寡欲清心,远离纷扰尘世
古琴曲《云水禅心》:观云听水,心安便是归处
古琴十大名曲之《梅花三弄》:煮雪烹茶,焚香抚琴,极尽风雅
古琴曲《爱殇》:曲终人散为情误,繁华落尽叹流年
古琴谱
禅茶一味、青花瓷、沧海一声笑、琵琶语、寒山僧踪、云水禅心、小幸运、画心、牧羊曲、菊花台、大鱼、卧龙吟、兰亭序、女儿情、枉凝眉、葬花吟、雨碎江南、红颜劫、菩萨蛮、风居住的街道、钗头凤、但愿人长久、倾尽天下、红颜旧、大悲咒、越人歌、琴师、贝加尔湖畔、倩女幽*、春江花月夜、烟花易冷、山水情、痴情冢、鸿雁、穿越时空的思念、送别、虫儿飞、长亭怨慢、虞美人、清心普善咒、君生吾未生、星月神话、风雪筑路、芈月传、心经、凉凉、女人花、小城故事、茉莉花……
余首古琴谱,在后台输入想要查询的琴谱,即可获取。
琴谱查询丨琴曲欣赏丨琴圈新闻丨琴学资料
交流、投稿、合作请联系
(注明:琴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