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施香療法 [复制链接]

1#
不可思议的器官再造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yinanzazheng/m/22237.shtml
施香療法董若雨之《香醫》

施香療法古而有之,但將之寫成專論,董若雨想來是第一人。他認為養生不可以無香,香之為用,調其外氣,適其緩急,補缺而拾遺,截長而佐短。

接下來我們就與大家分享,董若雨的這篇《香醫》:

肺氣通於天,鼻為司香之官,而肺之門戶也。故神僊服氣呼吸為先,清濁疾徐,咸有制度。

而黃帝、岐伯之緒言遺論,亦謂:「心肺有病,最為不利。分營析衛,示理明察。」夫人具形骸,儼然虛器,在氣交之中,象郵傳之舌。寒、暑、燥、濕、五、六互換,腥、膻、焦、腐、觸物不同。氣有宛曲,則血為之留連;氣有驟激,則血為之騰躍;氣有不足,則血為之槁絕;氣有過量,則血為之濫溢。故北極風沙之人,不晏於嶺海山棲;澗飲之客,不展於都會。內外異同,脈絡倒置,皆繇呼吸出納感氣乖和,未可謂馨香鼻受,杳冥恍惚也。

故,養生不可無香,香之為用,調其外氣,適其緩急,補闕而拾遺,截長而佐短。

《漢武故事》稱:「武帝燒兜末香,香聞百里,關中方疫,死者相枕,聞香而疫止。」

《拾遺記》有:「石葉香,香重疊狀如雲母,其氣辟厲,魏時題腹國獻。」

《洞冥記》載:「薰肌香,用薰人肌骨,至老不病。」

《三洞珠囊》稱:「峨眉山孫真人燃千和之香。」

而《本草》亦有「治療香」,其方合元參、甘松起疾,神驗。

閉門管窺,遇古書丹記詭絕神奇之蹟,壹謂之不經,私計文人弄筆墨等之煙雲變幻,此猶曹子桓不信火浣之布也。

用香推荐:陀罗尼「成分」:沈香、旃檀、降香、琥珀、雲苓、桂芯、蘇合香、安息香、白膠香、槐花、桂花等兩百余草本草木匯集而成。其香,香韻棉柔、甜美、芬芳,沁人心脾,令人愉悅。

《內經.博議》云:“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死.春胃微弦曰平.

弦多胃少曰汗腐.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人自有生而后.全藉谷气为养.故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死.可见平人之常气禀于胃.无胃气则死也.经曰.饮食入胃.脉道乃行.又曰脉得食即高.故知脉道之行.必待此而起.夫脉者气血之府.精神之舍.而胃气者.乃精气神三宝之神粮.而营卫之渊源也.其气流营溢卫合精.而行神于脉.虽五脏各禀.四时各正.有必见必应之时.而于人之保合太和.必以胃气为本.是五脏四时.皆必待此而得其平也。

欢迎扫码咨询

香近於甘者,皆扶肝而走脾;

香近於辛者,皆扶心而走肺;

香近於鹹者,皆扶脾而走腎;

香近於酸者,皆扶肺而走肝;

香近於苦者,皆扶腎而走心。

扶者,香之同氣,以相助也。

走者,香之遇敵,以相伐也,不助,無實。

不伐,無刑;無賞則善屈;無刑則惡蔓。

至治馨香,感于神明。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