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的苏合香与苏合香丸 [复制链接]

1#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树干渗出的树脂经加工精制而成的香料。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

苏合香为外来药,原产小亚细亚南部,如土耳其、埃及、叙利亚北部等地区。《后汉书》云:“出大秦国。”“大秦”是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及近东地区的称呼。现我国广西等南方地区有少量引种栽培。

在古代,由于地域局限、信息阻隔,加之“胡人将来,欲贵重之,故饰其名”(陈藏器),以至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对于苏合香究为何物、从何处来、何以名之,都不十分清楚。

《名医别录》称“苏合香出中台川谷”,显为失考之说。《新修本草》虽谓“从西域及昆仑来”,但其形“与紫真檀相似”,亦为穿凿之言。《梁书》云:“大秦国人采得苏合香,先煎其汁以为香膏,乃卖其滓与诸国贾人。是以展转来达中国者,不大香也。”陶弘景甚至说“苏合香俗传是狮子屎,外国说不尔”,则更是以讹传讹。

其实,苏合香是一种半透明、半流动性、气芳香的浓稠状液体。初夏时分将树皮割裂,深达木部,使分泌香脂,浸润皮部。至秋季剥下树皮,榨取香脂;残渣加水煮后再榨,除去杂质和水分,即为苏合香的初制品。如再将此种初制品溶解于乙醇中,过滤,蒸去乙醇,则成精制苏合香。

“苏合”,为拉丁语storax之音译。苏合香功能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由于苏合香是黏稠状液体,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水,故通常不入汤剂、散剂,只用于丸剂、酒剂。著名的苏合香丸就是以苏合香作为主药的急救类中成药。

在历代方书中,苏合香丸的同名方共有9首,现今沿用并为《中国药典》收载的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处方。

苏合香丸最早是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年)的《广济方》,原名“吃力迦丸”,后来又被编入《备急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到了宋徽宗崇宁年间(—年),陈承、裴宗元等医官奉召将太医局下属药局所收药方经增补修订后编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药局的成药处方配本,也是药局的制剂规范。“吃力迦丸”就是在修订过程中新增的验方。

“吃力迦”是中药白术的外来语音译,名字听起来有点儿怪异,念起来也不大顺口,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收载时将其更名为“苏合香丸”。不仅药名做了更改,处方中的药量也做了较大幅度调整。这样一来,虽然苏合香丸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广济方》中的“吃力迦丸”完全相同,但药名及药量均已改变,可谓是“此药已非彼药”。所以,目前所公认的苏合香丸应最早见于九百多年前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苏合香丸由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朱砂、诃子、白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茇、龙脑、苏合香油、乳香这15味药组成。现今,处方组成中的乌犀屑(犀角)因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原因已改用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因保护麝资源的原因已改用人工麝香,青木香则因含*性成分马兜铃酸而被取消药用标准的原因改用木香。

其实,苏合香丸的组方理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中不但提到了“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等类似冠心病的症状,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冠心病的治则“芳香温通法”—“痛痹,心痛,有寒故痛,温则消而去之”。

自宋代以来,苏合香丸一直是“芳香温通”的代表性药物,功能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痰迷心窍所致的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以及中暑、心胃气痛等。最初,它作为皇室御药,只在宫中使用,后始流传至民间。

《梦溪笔谈·人事一》记载:

“王文正太尉气羸多病。真宗面赐药酒一注缾,令空腹饮之,谓能和气血,辟外邪。文正饮之,大觉安健。因对称谢。上曰:‘此苏合香酒也。每一斗酒,以苏合香丸一两同煮。极能调五脏,却腹中诸疾。每冒寒夙兴,则饮一杯。’因各出数榼赐近臣。自此臣庶之家皆仿为之,苏合香丸盛行于时……钱文僖公集《箧中方》‘苏合香丸’注云:‘此药本出禁中,祥符中尝赐近臣。’即谓此也。”

所称王文正即王旦,字子明,谥文正,宋真宗时先后任知枢密院事、宰相,很受宋真宗信任。

在《苏沈良方》卷五中,也记述了数则苏合香丸用于急救的例子。限于篇幅,仅撷两例以飨读者:

“予所亲见者,尝有淮南监司官谢执方,因呕血甚久,遂奄奄而绝,羸败已久,手足都冷,鼻息皆绝,计无所出。唯研苏合香丸灌之,尽半两遂苏。”

“又予所乘船,有一船工之子病伤寒,日久而死。但心窝尚暖,不忍不与药,弃已不救。试与苏合香丸,灌之四丸乃醒,遂瘥。……予目睹救人于将绝者,不可胜记。人家不可无此药以备急难,瘟疫时,尤宜服之,辟疫尤验。”

年,苏合香丸被朝鲜金礼蒙《医方类聚》收录,远传朝鲜;后来此书又辗转流传到日本,对日韩汉方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后来生产的抗心绞痛汉方制剂,其组方思路很多都来源于苏合香丸。直到今天,苏合香丸仍然是中医治疗心绞痛等病症的主要药物。

编者注:知枢密院事为官名。宋朝以枢密院掌管**,长官为枢密使。如以他官主持枢密院,则称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

作者介绍

程超寰年5月生。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年调入上海市中药研究所药材研究室,从事药材研究和本草文献研究。年退休后致力于本草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苦杏仁的炮制研究》(国家“七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科研论文,内部存档)、《本草药名集成》《本草释名考订》。—年,应邀加盟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编写组,合作编撰出版了《中国常用药品集》《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手册》《社区用药手册》《上海市增补基本药物用药手册》等,在编撰的全程中,均任常务编委,是中药章节的主要撰稿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jtzyy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