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母亲妈妈又坐在家乡的矮凳子上想我 [复制链接]

1#
1/“妈妈,别再怪自己了”不知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妈妈”这个音节具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在焦虑和难过的时候,似乎总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轻轻呼唤:“妈妈。”“妈妈”,是全世界的孩子约定俗成的发音。早在年代,人类学家在编写世界民族志时就发现,在种自然语言中,关于妈妈的发音都有相似之处。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这与人的发声机制和语言习得有关。辅音/m/是一个双唇音,发音无需借助舌头,对于婴儿来说是最容易发出的声音。元音/a/也是如此,在张口的情况下可以轻松发出。二者结合,就变成了/ma/音节。想象一下,一个婴儿吮吸母乳,由于没有吃饱,于是张口发声,发出的声音极有可能就是/ma/。对于母亲来说,这便是孩子对自己的最为依赖的呼唤。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这句话就说出了母亲带来的力量。在面对母亲的时候,一个人不管年纪多大,都还是一个孩子。他知道自己的背后永远有最坚实的后盾。对孩子来说,母亲生来就是他的母亲。但是,是否曾经有人意识到:一个女性并不是天生就是母亲。她曾经只是一个女孩,在经历分娩之后,一夜之间多了一个沉甸甸的身份。她是什么时候变成母亲的呢?可能是听见宝宝模糊地发出呼唤,可能是数次起夜的操劳,可能是沉醉地看着孩子熟睡的面庞……在无数个日夜的陪伴中,她成为了孩子的母亲。我想,有时候也许她做得并不够好,不像书里歌颂的那么伟大和无私。其实母亲也只是普通人,我们不该用一种光环去禁锢和要求她。我的朋友栗子在前年做了一场手术,需要在血管里置放支架。一听到要往身体里放东西,人都是害怕的。那时候,栗子的妈妈因为工作没能陪着她。家人都在责怪妈妈,认为她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夜归的妈妈被锁在家门之外,似乎没有人愿意体谅她。在做手术的前一天夜里,栗子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