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焚香的ldquo5个秘密rdquo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皮炎的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10/8833134.html
北京什么医院皮炎好 http://pf.39.net/bdfyy/bdfzj/210410/8833134.html
本文导读

我们天天焚香,但是不是了解焚香作用、目的...

一、焚香请佛,香云盖

焚香习俗来源于古印度。印度是一个产香大国,出产的香料很多,有龙脑香、檀香、苏合香、安息香等等。印度神话中甚至有香神,名叫“乾达婆”。后来成为佛家的所谓“天龙八部”之一。如《贤愚经》记载:佛陀住在祗园的时候,有一个叫富奇那的长者,建造了‘座佛堂,准备礼请佛陀来说法。他手持香炉,登上高楼,遥望祗园,焚香礼拜。香烟袅袅,飘往祗园,落在佛陀的头项上,形成一顶“香云盖”,佛陀知悉,即刻赴富奇那长者的佛堂说法。二、香是象征“心”,信心通达佛菩萨的媒介由此可见,香是佛教信众把信心通达于佛菩萨的媒介,是心的象征,因此后世有“一瓣心香”之说。当众生点燃一炷香时.即代表把自己的心交付给佛菩萨。芬芳的气味,令人愉悦,带来美好的感受.而有德的修行者,心灵也散发出美好的芬芳,令人崇仰,芳香远闻。因此,经典中常以香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如《戒德香经》中记载,在世间的香中,多由树的根、枝、花所制成,这三种香只有顺风时得闻其香,逆风则不闻;当时佛陀弟子阿难思惟欲知是否有较此三者更殊胜之香,何者能不受风向影响而普熏十方,于是向请示佛陀。佛陀告诉阿难,如果能守五戒、修十善、敬事三宝、仁慈道德、不犯威仪等,则其戒香普熏十方.不受有风、无风及风势顺逆的影响,这种戒香乃是最清净、无上者,非世间众香所能相比。三、增长善根佛家认为,香可以增长众生善根,并借着香气传递信息给诸佛菩萨。但是最高明的用香方法则不只如此,而是以香直接燃烧供佛,心香就是用至诚的心来直接面对佛。以有相的香。加上无形的心香一个是庄严的表征,一个是心的常寂光明,以此供养诸佛,移相内熏,供养自身的法身佛,这是用香法门的极致。四、香赞佛教寺院在早晚课或举行重大法会之前.都要高唱《香赞》,其中最著名的《香赞》歌词写遣:炉香乍燕,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所谓香云,是说香烟的形状类似云形。佛经说:“所有种种香云香盖,皆是金光明最胜王威神之力。”五、香代表着佛教信众的诚意佛家认为,香代表着佛教信众的诚意,是佛教信众对佛菩萨所作的“供养”之一,通过焚香,可以达到“诸佛现全身”的境界。《佛说戒德香经》中有一首偈颂,说明了燃香在佛教中的重要作用:“虽有美香花,不能逆风熏。不息名梅檀,众雨一切香。志性能和雅,尔乃逆风香。正士名丈夫,普熏于}方。”六、闻香可以悟道按佛家的说法,闻香还可以悟道,佛陀有一位叫孙陀罗难陀的弟子,便是观鼻中气息出入如烟一般,由此而觉悟。经中记载:孙陀罗难陀在大众中自白道:“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提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俱缔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r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由此,孙陀罗难陀以数息入道,证得阿罗汉之果。

来源:五台山在线

《法布施》你也可以做

分享到朋友圈,就是法布施,功德无量

“学习佛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