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窦唯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TUhjnbcbe - 2022/3/9 15:48:00

今年的10月14日,是窦唯的五十一岁生日。从年至今,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发布一篇关于他的文章(当然平时也会发一些相关的所思所想)。带有仪式感地为其庆生之余,主要是从不同角度切入表达对窦唯音乐的品评和感悟。借助乐评这一维系乐迷与偶像之间内心默契的最佳纽带,还原音乐的传播价值和艺术属性,个人以为这也算是对窦唯“音乐人”身份的尊重。

当然,我并非领域内专业人士,与其说是乐评,倒不如说是主观色彩浓厚的个人感悟,一家之言如此而已。不过向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来就算是窦唯本人,也无意于向谁争辩音乐真义,正所谓“语虚何以言知”,不求唯一真理,但求逻辑自洽、言之有情、内心清涤矣。

当我谈起窦唯的时候……

我眼中的窦唯及他的音乐风景

窦唯——江湖迷走半世隐君公天真一梦藏

半年前的4月14日,我在这里发布了窦唯——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上篇),尝试探讨“安”字涵义在窦唯音乐中的嬗变以及投射过程,并试图由此归纳论证窦唯音乐中的“安全观”,当然,这种变化与窦唯的个人经历也密切相关。

在上篇中,从《黑梦》、《艳阳天》到《山河水》、《幻听》,我们可以看到,从25岁年轻小伙到而立之年的30岁,窦唯的心灵格局由“小我”走向“大我”,情感表达也从极度私人的真情“露怯”到心怀天下的“怜悯”长叹,所谓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

3.静而后能安

年,窦唯与译乐队合作发布了《雨吁》这张带有特殊意义的专辑。《雨吁》实际灌录时间为年,与《幻听》实际是前后延续的关系。在《幻听》中,所谓的歌词已经被碎片化和模糊化处理,音乐语言通过似是而非的呢喃、吉他和鼓等乐器恰到好处的编排,形成清丽浪漫、略带忧郁的独特氛围,漫天星光如梦,倒映粼粼湖波,同时兼具东方侠媚气质,力如长虹、柔似秋水,贯穿首尾。

而《雨吁》则是艺术手法和创作思路等全方位的拓展与延伸,将民族音乐和文化特质植入金属音色中。一共十二首,分别名为《静安》、《引》、《禧晤》、《乱战国》、《语虚何以言知》、《雨吁》、《天水》、《山秀谷》、《郑公》、《喜调》、《乂安》、《尾声再》,取字带有十分的古意。而细究每首,除了纯乐便是看似晦涩的文字组合,很难直观领会其内涵。实际从氛围感来说,这张专辑呈现了非常丰富的音乐意境。十二曲动静不一,首尾呼应,好似一帧一帧拼凑成长幅画卷的历史绘本,各自对应着不同的悲欢与虚实,却又统一着取以相似的基调和色调,以史论今或者时空复原,华彩已无,转以灰云飘飞的素色图景。

窦唯大胆地先取音而后拾义,也就是从汉字的表音层面切入进行编排,结合器乐氛围效果的烘托,说借古喻今也好,单纯仿古还原也罢,乐音交织之际,时光漫移,风马俱来,山河两动,天人合一。而创作者的个人心绪,就在这层叠铺展的ambient氛围里,在激烈如渔阳鼙鼓的节奏里,在漫语呢喃似有所指又无定论的长吁轻咏里,影影绰绰地浮浮沉沉。

《静安》是《雨吁》的开场曲。

这曲是由键盘音组成的,简单的几个音节,仿佛清晨时分沿荷叶滚边的数滴隔夜雨露,空灵剔透,纯粹不讨巧,天然无雕饰。此时尚无车马喧,大地还在沉睡,万物静谧无声,雨露亦悄悄从叶盘滑行滚落,而个人私欲不过溶于这露珠斜影中的万千之一罢了。至宁、至柔、至简,意境如此,愈发显得格局遐远、广纳天海,静以安心,方能理清杂念,置身洪流而不为洗磨,走入迷雾而不为桎梏,道一道鲜少有人明了的此间寻常。

虽然十二曲有静有动,各放异彩,但《雨吁》这首专辑同名曲毫无疑问是最具代表性的。开场一记鼓击如石投湖,惊起群鸥飞渡,紧接着金属吉他编织一圈又一圈波光水纹,伴随着不急不徐的沙沙鼓声似过耳风,秋意浓,而风有些凌厉,吹拂得心发皆乱。临崖俯视江山,江山如墨,不知何所来往。男声吁叹于风中传来,顿觉天降甘霖,遍体舒畅。人声极轻极柔,略带叹息,让人想到萧瑟深秋飘零打转的叶,独力漂经万重山的舟,心忧苍生黎民的林少穆,锋颖凛凛向敌的左文襄……

在细雨中呼喊、远望、静念。惶瞠目妄惊喜,几或言勖。

窦唯可能也并不奢求每个听众都能像做阅读理解一样逐字逐句剖析唱词意义,不过,但凡稍微感性或者共情的,应该都不难感受到一丝悲悯、一丝怅怀,以及曲终时的一丝平静。很难由此窥视到窦唯的内心世界,但我们体会到的,想必也是他借力音乐所传达的。

孤帆渡影音遮雾,雨打远客近亦忧。

千古江山无觅处,松蕉烟影几多愁。

4.安而后能虑

在年《迷走江湖》出现以前,《雨吁》一直被认为是窦唯最后一次开口唱歌。或许《语虚何以言知》这首专辑内曲名可以说明点什么。窦唯显然非常明白自己的嗓音条件和优势所在,但还是在《雨吁》后固执地选择了沉默。他与几个圈内的朋友搞起了即兴实验,创作也进入了井喷状态。通过与FM3、不一定、不一样、暮良文王等乐队合作的形式频繁发布新作,将即兴爵士、即兴氛围、实验电子、实验微噪、即兴民乐实验等各种风格玩了个遍。每人都隐藏在乐器后面,甚至与其融为一体,情绪与灵感应时而起,随兴致蔓延起伏。敲哪个音、唱与不唱,皆是随机随性之举。

即便窦唯不主动表达,听众也很容易从作品中感受到一种轻盈、清幽、自在、安然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来自创作者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安稳,加以极佳审美情趣和极高艺术悟性,心灵放诸千山万川,往年郁着之气解散不再滞留,通体平顺,己世安宁。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窦唯,已经不用刻意追求表达或避免什么,而是可能真正的释怀。

小我无需大虑,大我已在山河。

寄情音乐的窦唯,并非像网友们说的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相反,他以自己擅长的方式,长期观察、关切、思虑着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痛与美、荒唐与神奇。

年,窦唯的《殃金咒》上线。在佛教的概念里,死亡之后身体可分为前阴身、后阴身、中阴身,所谓“前阴已谢,后阴未至,中阴现前”,《殃金咒》就是给中阴身超度的经文。在这张时长为45分26秒的专辑,以极短的号角式撞击声开场,并立刻进入猛烈的搏战模式,头脑风暴顿卷惊涛骇浪。其中暗含的宗教意味通过失真的吉他、暴躁密集的鼓点、掀翻天灵盖的嘶吼、渲染后的人声黑嗓和平静缓慰的呢喃念经声等传达入耳,生动描绘了亡灵从将死的怨念、愤怒狂躁继而抗争、最后安息、解脱并投入下一世轮回的往生过程。据传,这场佛*之间的较量取材于年3月的上海*浦江松江段水域大量漂浮死猪的新闻。

年,窦唯与父亲窦绍儒、女儿窦靖童、友人王凡、子枫合作了《潸何吊》,用笛、箫、笙、瑟等传统民族乐器编织一场江上独舟幽梦,两岸的层峦叠嶂在暮色中慢慢勾出深暗的边,雾气迷蒙,随水流四散。人声乍来,耳语大音量,如雨滴砸落江面,立时便与江水融为一体。鸟声依稀,雾气依旧,氛围由悠扬恬淡忽而转透点点焦虑、凄凉,原本舒缓节奏也渐变紧张了,人声渺渺,略带啜泣。一切都沉重起来,最后只剩下笙的声音,凄凉,失真,结束。

年1月23日,在上海一项“环境艺术展演计划”中,窦唯登台演奏,与环保人士共同呼吁公众

1
查看完整版本: 窦唯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