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榔、拙贝罗香
性平,味辛、苦
归心经、脾经。
用量0.6~.5克,入丸散。用治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安息香功能、主治:开窃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⑴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主治中风或感受时行瘴疠之气。
⑵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热开窍,化浊解*,主治中暑,中风及温病痰热内闭。
⑶治大人小儿卒中风,恶气:安息香一钱,*臼二钱,犀角八分,牛*五分,丹砂、乳香、雄*各一钱二分。俱研极细末,石菖蒲。生姜各一钱,泡汤调服五分。(《方脉正宗》)
⑷治卒然心痛,或经年频发:安息香研末,沸汤服半钱。(《世医得效方》)
⑸治寒湿冷气,中霍乱阴证者:安息香一钱(为末),人参、制附子各二钱。煎汤调服。(《本草汇言》)
⑹治小儿肚痛,曲脚而啼:安息香酒蒸成膏;沉香、木香、丁香、藿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为末;以膏和炼蜜丸,芡子大.每服一钱,紫苏汤送下。(《全幼心鉴》安息香丸)
⑺治妇人产后血晕,血胀,口噤垂死者:安息香一钱,五灵脂(水飞净末)五钱。共和匀,每服一钱,炒姜汤调下。(《本草汇言》)
⑻治历节风痛: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以瓶盛灰,大火上著一铜版片隔之,安息香于上烧之,以瓶口对痛处熏之,勿令透气。(《圣惠方》)
⑴《唐本草》:主心腹恶气。
⑵《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⑶《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血运。
⑷《纲目》:治中恶,劳瘵。
⑸《东医宝鉴》:辟瘟疫。
⑹《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癎,鹤膝风,腰痛,耳聋。
⑺《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
⑻《本草从新》:宜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
⑼《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
⑽《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