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长柄香炉供养人的精神寄托
TUhjnbcbe - 2022/3/31 15:08:00

佛教香器是指佛教烧香所用的各种器皿及用具,最常见的就是各种香炉,有三足香炉、长柄香炉、博山炉等。

在佛教中,供养佛、菩萨、金刚所使用的香炉和香品都是不一样的。佛教规定:于佛像前置金香炉烧苏合香,于小坛外置银香炉烧安息香,于摩尼药叉前烧苏合香……于摘弃尼天女前烧安息香……其诸天神各别以饮食而供养三十二香炉。

因此,香炉与花瓶、烛台一起供养于佛前,也被称为三具足。

▲三具足

在众多礼佛香炉中,有一种特殊的手持型长柄香炉。不同于佛前的座式香炉,它由炉体、柄、盖构成。炉体一般宽平沿杯状,后有一长柄;柄扁平,柄端设计成动物或如意状。

因多用于供养时手持,所以在佛教壁画和寺院出土物中比较常见,主要用来焚烧沉香、丸香、香粉、苏合香等。

《法苑珠林》中记载天人*琼说迎叶佛香炉:”前有十六师子白象,十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蹭跟,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此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这里指的就是长柄香炉。

南朝时,长柄香炉己见于供养。齐王淡《冥祥记》中记载:“费崇先每听经,常以鹤尾香炉置膝前。”可见此种熏炉至迟从北魏开始就与礼佛行为结合在一起。

而从佛教石窟壁画中来看,西魏时期已经出现了专门供佛的长柄香炉。炳灵寺石窟壁画中能清楚地看到供养人拿着长柄香炉虔诚供养于佛前,在此时期柄香炉皆为“鹊尾”。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柄香炉也有了新的变化。

盛唐以前的长柄香炉几乎没有带盖的现象,到了晚唐时期却出现了盖。在敦煌石窟第窟的壁画中,有一位执长柄香炉的供养者,香炉柄的末端未露出,但盖部十分清晰。

长柄香炉在墓葬中多有出现。洛阳菏泽神会僧墓出土的一件长柄炉,炉座置于炉身下,为花瓣轮盘形,用铆钉与炉身连为一体。长柄另一端弯曲的底端部上,有一朵莲花,全器造型精美别致、明艳动人。

敦煌莫高窟画中,也常见到供养人像手持手炉的景象。(供养人为了留记功德、名垂后世,将自己或家族肖像雕刻、绘画在壁画上。)其中不少人手中持着一柄香炉,凝神注视着佛像。

在古画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的罗汉画及礼佛图之中手持手炉方式。长柄的手炉常常与香盒搭配使用,所用的香品呈颗粒状或小丸状,多为丸状的合香或小块的龙脑。

日本作为受唐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至今保留有中国唐代的香器: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和东京国立博物馆都收藏有长柄鹤尾香炉。

▲南岳慧思转生的圣德太子曾用法器

若你去一趟敦煌莫高窟,必能感受到远古的佛偈传来时,在长柄香炉的烟气缭绕中,供养人虔诚的呢喃。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柄香炉供养人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