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缅怀周德才先生
TUhjnbcbe - 2022/6/8 13:33:00

(周德才老师)

永失挚爱,痛彻心扉!愿天堂不再有病痛,愿来世还能再相伴!余生带你行走天涯,完成我们未竟的约定!

——妻子:杨莉

普驰达岭

悼德才兄

缘识于人山人海处

深交于潮起潮落时

修身于淡泊、娴适、逸达中

笃行于明志、格行、合美里

周兄入世鞠躬尽瘁

执教鞭做学问

加持人类灵*工程师

攻学名就芬芳桃李誉滇云

引他留末昂学究彝学之风华

囊中取物译凤凰一记

开滇南彝族民间文学之先篇

一路走来一路歌成就学之楷模

周兄离世一声不响默然陨落

如此惊劫辞世成我生之憾事

天寒地冻的痛心席卷而来

暗流涌动的哀殇铺天盖地

山一程周兄怎会英年早逝

水一湾周兄怎忍不辞而别

只愿周兄辞世之灵安达祖界

山河澹澹处遗你不绝鹤声

云海淼淼处留你不朽鹰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普忠良

祭德才兄

今日丙寅时辰惊悉德才兄离世之噩耗,神*骇散,梁王倾颓,鸟群停鸣,草木躬身。呜呼!人生难料,天云难测。德才兄终日为教劳碌,终生育人,不计风雨,树师者形范,吾辈楷模。人生颇艰,不可胜数,怨苍天,速召德才兄归天堂,天命难违。祈愿德才兄天堂饭食无忧,悠哉乐道。吊以斯文,阳世祝托。

——自牧泣奠(*永臻)

追忆恩师周德才教授

在此刻,仍然还是不能接受恩师已经离去的事实,总感觉恩师还在,还会回来……

虽已毕业三年多,但跟着恩师学习的时光还历历在目。恩师最让我感动的是过年过节给他发的所有祝福信息,恩师都会回复,给人一种亲切和被重视的感觉,老师的行为深深影响着我,所以在工作中,学生给我发的信息,我都会用心地一一回复。

恩师真的是名副其实的良师益友。研一时候,记得有次老师发朋友圈说去摘李子,我们开玩笑评论说是想吃,没想到半小时之后,老师带了一大袋新鲜的李子送到图书馆给我们,说让我们分给同门和室友吃,当时真的好感动。研二在我跟娅琼去缅甸留学之前,导师问我俩最多的话就是“钱够不够?不够跟我说”,又一次被恩师的父亲般的呵护感动到,我们在缅甸留学期间,导师时不时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研三时候,我准备考博,导师得知我报考厦大之后,说一定要带着娅琼他们去最美的大学找我玩,可是老师,这次您失约了。恩师钟爱傣味,我们也一样,所以每次聚餐都是吃傣味,这也导致恩师每次跟同门们去吃傣味都会发视频和照片来“引诱”远在厦大的我,当时觉得导师好可爱,就像是家人一样和蔼亲切,没有距离感。

大山含悲望鹤去,春水鸣咽颂师恩。恩师,您一路走好!

——厦门大学博士张玉菊

(东语级亚非语言文学硕士)

周老师,您带我们调研的点点滴滴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恩师如父,虽是您的弟子,但这一次斗胆想作为您的家人,您的女儿,和您说一些话,老师,讨厌,如果可以,还希望和您做师生,做亲近的人,我们陪您吃下午饭,为您分担工作,调研的时候都不知道您病的这么严重,您偶尔记性不好,也没有提醒您吃药,那么累,带我们去南恩瀑布,前几天您说过的等封校结束我们一起去仕林街,去您家,看您成长的地方,也没有等您看我穿上硕士服,脑子一遍一遍,谢谢您信任我。老师应该见到奶奶了吧,在那边你们要好好吃饭,多喝水,哎呀,您的血压高,少吃点肉嘛,不要老看手机哦,出去运动一下,希望您开开心心,再无病痛。您是我的榜样,我会向您学习,将您的所言所行继承,为您争光。

——级研究生纽亚琴

(.7.11新平县广场背影)

(.7.12新平乡者合影)

(.7.14语保项目:新平山苏话工作照)

忆恩师

——级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庞俊彩

第一次见到我们亲爱的周德才老师,

是在我年研究生复试的现场。

当时,

没曾想到周老师对我的情况已有所闻,

整个复试环节没有了紧张的气氛,

和蔼慈祥的印象令我记忆犹新。

研究生期间,

我一边在《吉祥》杂志工作,

一边读研。

跟老师聊杂志,聊学缅语,聊语言学,聊语言与文化……

虽见面时间不多,

却影响深远,

因为正是学识广博的周老师带我开启了语言学的研究之路。

恩师突然离去的前一天,

散步时还跟我先生聊天说现在我们缅甸语这块真正能坚持做语言学研究的学者太少了,

我俩一起还数了数圈内这些著名的学者们。

不曾想次日便接到了如此惊人之噩耗。

也许,真是天妒英才吧。

待我回过神来时,

才发现,

咱领域里多么难得的一位语言学者居然已离我们远去!

年自己才有机会开启语言学方向的博士学习之路,

真的还有很多不解之谜想着来日方长一一再前去请教师父您,

可偏偏老天比我们先一步抢走了您……

往昔温暖点滴,竟化今日凄凄伤感。

如今,

唯有振作,

继续恩师未完的语言研究事业,

待到下一个春暖花开之时,

报以师恩!

恩师千古!

愿您不再有劳累!

唯有那开心快乐永相伴!

想念您的徒儿

年3月13日于昆明

忆吾师——周德才先生

第一次见到周德才师应该是研究生导师见面会上,老师介绍了自己的方向——语言学。后面某一天在学校公共实训楼电梯口偶遇老师,我向老师表达了自己想和老师学语言学并希望老师能收我为弟子的想法,老师欣然同意,那一刻我开心极了。泰语背景的我当时害怕老师拒绝我,没想到老师愿意收我为弟子,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研究生二年级我积极撰写论文,向老师讨教自己的论文写作情况,老师总会鼓励我并和我说论文写得很详细全面,写得不错,鼓励我去投稿发文。

研究生三年级,我着手申请博士,老师又是为我亲笔书写专家推荐信,帮我联系我的意向博士导师,亲力亲为,时时关心我的博士申请情况,主动问起申请博士结果如何。在博士申请上,周德才师给了我无限的帮助,是我申请博士的强大后盾。当我告诉老师我考上浙江大学后,老师比我还要开心,和其他老师与所教授的学生分享这一喜悦。还记得老师对我说,等我博士毕业后,回到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任教,我原以为到那时还有机会继续在老师身边学习。而今,老师骤然离世,我们就像没了主心骨一样,再也没有人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厚谊常存*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呜呼!愿吾师一路走好,泉下安息!

——您永远的的弟子:李阿亮()

在听闻的恩师周德才老师永远的离我们远去这个消息时,我脑袋嗡得一声,一瞬间思绪一片空白。

周老师离世的恶耗来得那么突然的,犹记开学的时候还还刷到周老师的朋友圈,记录开学的第一顿晚餐。仿佛昨天周老师还在给我们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缅怀周德才先生